ENGLISH VERSION

社会服务动态

“传统文化的当代实践——中青年非遗传承人传统节日仪式研讨班”圆满结业

发布时间:2017-10-06 来源:  查看次数:

  2017年9月29日下午,文化部、教育部中青年非遗传承人传统节日仪式研讨班结业典礼在松阳县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标志着为期25天的理论学习与田野调查圆满结束。

(结业典礼现场)

  第一阶段在北京的理论学习与研讨,既丰富了学员的理论知识,也启发了工作思路。9月17日,研讨班全体学员与北师大民俗学团队启程共赴松阳,并于次日开启了研讨班的第二阶段——田野调查与乡村实践。本次田野调查兵分四路,分别由萧放教授、朱霞教授、鞠熙博士与贺少雅博士带队,就叶氏祭祖、竹溪排祭、玉岩庙会与平卿祈福四项传统节日仪式展开了深入的调查。

  叶氏祭祖组追随叶姓迁徙足迹,深入东角垄村、叶川头村、吴弄村等地考察宗祠情况与祭祖仪式,重点关注了江南叶姓起源地卯山的祭祖文化与桐溪叶梦得宗祠的中元祭祖,参加了在卯山举办的“江南始祖望公南迁1820年秋祭大典”,着力探讨了祭祖文化在构建地方文化认同、培育公共品德、参与社会治理方面的重要意义。竹溪排祭组从时间、空间、组织三个维度进行调查,访谈了传承人、村民和干部,翻阅了族谱,考察了神庙、祠堂、香火堂、社公庙,了解了大小竹溪的节气时间节点,把两个村的文化空间绘制了民俗地图,弄清了村中的民间组织与制度,整理并挖掘了村中的民俗资源。玉岩庙会组就庙会历史变迁、庙会生态环境、民间组织机制等方面对庙会董事、文化干部与老村民进行了访谈,发现庙会与当地政治结构之间的关系,但今天的传承尚存在问题。作为非遗的土壤,只有保护庙会的整体生态,其他民间戏剧等非遗项目才能够健康地传承。平卿祈福组围绕村落历史文化传统及其变迁、非遗的传承与保护情况展开调研,挖掘出富有地域特色的平卿锣鼓、福鼓制作技艺、《太平歌》民间小调等民俗资源,基本掌握了该村社会治理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形成了对乡村复兴路径的初步探讨。

(从上至下分别为:叶氏祭祖组、竹溪排祭组、玉岩庙会组、平卿祈福组调研照片)

  

  9月22日-28日,结束了四天的集中调研,研讨班开始了进一步的理论学习。丽水学院教授、浙江省特级教师杨建伟将中国民族音乐抽象为民俗文化符号,现场欢歌笑语不断,气氛热烈。浙江师范大学教授陈华文从民俗活动、地方特色、非遗保护等角度讲解了浙江省的节庆文化建设,认为节庆是节日与庆典的结合,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发展的。此外,法国远东学院北京中心主任杜杰庸、松阳县史志办主任洪关旺、世界叶氏联谊总会常务副总会长叶平也分别带来了精彩的演讲。每场讲座,老师们与学员们都展开了热烈和富于启发性的讨论。理论学习与大组、小组讨论穿插进行,学员们纷纷表示收获良多,对于资料梳理以及调查报告的撰写都颇有启迪。期间,研讨班还参与了裕溪畲族文化节、象溪溪鱼文化节、台湾《汉声》传习班、斋坛农耕文化节、《松古遗芳》非遗展演、“非遗赶大集”等多彩纷呈的文化活动,在实践中积累了知识与经验,也开拓了眼界和思路。

(杜杰庸、杨建伟、陈华文讲座现场)

(裕溪畲族文化节、玉岩镇农民文化节、卯山叶氏祭祖大典)

  

  29日下午14:45,研讨班结业典礼在县会议中心102会议室隆重举行。典礼由松阳县副县长谢雅贞主持,国家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项兆伦,文化部非遗司副司长王晨阳,浙江省文化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陈瑶,松阳县县委书记王峻,台湾《汉声》杂志社总策划黄永松,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萧放、朱霞等出席,文化部非遗司相关领导、研讨班全体学员及松阳县各乡镇代表等参与。

  结业典礼伊始,成果展示宣传片回顾了研讨班在北京的理论学习与在松阳的田野调查两个阶段,四个调研项目的历史纪录片将松阳的民俗文化与颇具代表性的节庆仪式娓娓道来。接着,丽水广播电视大学教授施蕾芬、竹源乡副乡长徐薇宏、西屏街道党工委委员赵娜、西屏街道城西社区主任吴莉梅代表四个小组进行了工作汇报,根据调研经验从社区参与、乡村复兴等角度思考了非遗在当代实践中的传承与发展。松阳县非遗中心群文馆员、研讨班班长叶素珍也代表全体学员向为此次研讨班付出心血的各级领导、老师们表达了诚挚的感谢与依依惜别之情。

  生活需要仪式,而传统节日是仪式集中呈现的载体,通过研讨班的学习与实践,对于如何通过民俗节庆活动体现在地文化的规范性与艺术性,学员们纷纷表达了看法。朱勇认为既要保护民俗文化的原生环境,也应当体现以传承人为代表的民众的主体性;潘吴林从传统木雕手艺的观赏性与实用性出发,提出工艺非遗进一步发展的路径;兰炳花以一首旋律悠扬、感情充沛的畲族山歌表达了参与研讨班的收获与感想;周增辉在田野中感受到了松阳人强烈的家族与家园情怀,并祝愿松阳蒸蒸日上;吕君梅表示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近一个月的学习经历终身难忘。学员们的发言引起共鸣,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www.288563.com/社会学院萧放教授代表本次研讨班的主办方,提出北师大民俗学团队始终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进行此次以节日仪式为主题的研讨班工作:制定切合主题的教学方案,集结最优秀的师资;组织认真负责的工作小组,在实践中进行伦理培养和情感培育;重视高校与政府部门、非遗传承人的三方合作,深化与创新了非遗保护的途径。此次研讨班培养与锤炼了一批得力的非遗保护传承人队伍,搭起了政府、传承人与高校的合作平台,并获得了初步的理论实践相结合的研讨方案,接下来将建立长效追踪机制,以课题合作的方式进行总结研讨,促进地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萧放教授)

  浙江省文化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陈瑶首先对文化部与非遗司、对北师大民俗学、对各位授课专家表示了感谢,也对学员们的认真勤奋表示赞赏。同时,陈厅长也期待学员们能够日后能够学以致用,以行动创新“传统文化的当代实践”,共同将松阳建设为展示美丽浙江、文化浙江的窗口。

 

(浙江省文化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陈瑶发言)

  

  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项兆伦对本次研讨班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是对分门类建立非遗保护与传承体系的一次尝试,对于形成完整的非遗政策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他肯定了北师大作为民俗学重镇对于文化传承的高度责任感,也肯定了松阳县在文化保护方面富有远见与情怀的实践。他详细解读了非遗的本质特征,并从邻里互动和社区共享、赋予社区鲜明的文化特征、为成员提供归属感认同感乃至整个社区联系的持续感三个方面阐述了节庆仪式的基本特征。他说,本次研讨班的主题是传统文化的当代实践,节庆仪式活动在文化传承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节庆仪式作为社会实践性的文化传统,更要强调社区群体的认同感,这是传承与再创造的重要判断标准。针对下一步工作,项兆伦强调,要进一步巩固成果,让类似研修活动成为松阳乃至更大范围民俗实践研究基地,成为民俗类非遗项目研培工作的品牌;要理论研究与积极实践相结合,让民俗活动更加丰富,更具吸引力,更多参与人群,更能反映松阳特色;要让民俗节庆的研修和实践,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与新农村的社会文化建设结合,让丰富的民俗活动成为当地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和生动内涵,成为新农村建设新的动力。

(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发言)

  

  松阳县县委书记王峻对项部长提出的文化实践的重要意义作出回应,表示本次研讨班贯彻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于文化发展的战略要求,发挥文化凝聚灵魂、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非遗传承,既要延续传统,又要与时代相衔接,在物质形态修复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础上,还要牢牢把握其精神品质,全面激活文化传统,以此研培班为契机,将松阳县的文化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

(松阳县县委书记王峻发言)

  

  随后,伴随着激昂奋进的音乐,项兆伦副部长、陈瑶副厅长、王峻书记、萧放教授等领导和专家学者纷纷登台,为研讨班全体29位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并合影留念。最后,萧放教授、朱霞教授代表北师大正式向松阳县授牌“北京师范大学社会治理智库调研基地”,现场气氛热烈,掌声经久不息。

 

(颁发结业证书与授牌)

  

  晚上,文化部项部长一行与研讨班成员观看了《松古遗芳》非遗演出,并合影留念。回味近一个月共同的学习生活,收获良多,老师与学员们依依惜别,互道珍重,期待再次相见。

(演出现场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