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科研动态

魏礼群院长主持召开“百村社会治理调查”重大项目成果汇报会

发布时间:2018-03-29 来源:  查看次数:

  2018年3月13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治理智库“百村社会治理调查”重大项目成果汇报会举行。项目指导人、国务院研究室原主任、北师大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院长魏礼群教授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中社院有关领导、部分子课题主要负责人、中国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信息库,以及上海梦创双扬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相关负责同志参加。

  魏礼群院长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项目首席专家、中社院人类学与民俗学系主任萧放教授从项目工作的机构建设、研究团队建设、首批村落研究设计、数据库建设以及项目后勤保障等方面介绍了2017年工作进展和主要成果,以及2018年工作计划。作为国家高端培育智库建设的重要抓手,“百村社会治理调查”项目着眼于服务党政决策、推进乡村振兴和创新社会治理、助力北师大交叉学科平台建设,2017年初正式启动。项目首批试点工作共有26个村落列入规划,覆盖北京、黑龙江、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宁夏、湖北、四川、贵州、江西、浙江、广东等13个省(市、自治区)。调研组围绕加强和创新城乡社会治理,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深入调查,包括涉及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利用、优秀民俗传统与乡风文明建设、灾后文化重建、红色文化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等多个领域。参与调研的校内外专家百余人,已进行田野调查50余次,形成调查报告26份,发表研究论文17篇,同步开发的“百村社会治理数据库”成为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重大项目“中国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信息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项目首席专家、中社院人类学与民俗学系主任萧放教授发言

  子课题负责人、北师大历史学院院长杨共乐提出,百村工程是魏院长指导的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工程,我们要抓住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精神的大好时机,把这项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的工程推向深入。他以浙江诸暨庄余霞村的“红嫂”队伍建设为例,强调乡村必须要有自我建设的文化模式,调研中要关注乡村建设新经验和新做法,并创造条件加以扶植和推广。子课题负责人、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杨积堂带领研究团队从生态环境、乡规民约、节庆礼仪、宗族文化等方面对宁夏杨坪村展开深入调研,并基于长期的社区工作经验,提炼分享了“走进去、跳出来、落下去”的乡村调查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洪大用和副院长黄家亮负责的子课题组对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搞村民自治的村落——河北定县翟城村做了系统和深入的调研,围绕拟出版的《新翟城村志》谈了中国乡村历史变迁的体会,以及调研中参与乡村建设的实践。中社院尉建文教授的研究团队与清华大学以及美国欧特克公司合作在四川茂县杨柳村进行“乡村重建实验”,主要研究乡村重建过程中形成的社会资本为何在发展中消失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谭江华、刘冰、周群英、王海侠、李放等也分别从民族地区文化传统变迁与社会治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关系、基层党建以及数据库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汇报。

子课题负责人、北师大历史学院院长杨共乐发言

子课题负责人、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杨积堂发言

子课题负责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和人口学院副院长黄家亮发言

  魏礼群院长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了项目组一年来取得的积极进展和丰硕成果。他提出,项目组启动和探索了百村社会治理调查这个重大项目,取得了一批资政科研成果,助推了中国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信息库的建设,积累了经验,为进一步做好课题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他对2018年的项目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继续扎实做好已经启动的26个村落的调查工作,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启动新一批村落调查;二是要着力搞好具有社会治理典型经验的村落调研,发现新事物、总结新经验、发现新问题;三是要紧扣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抓紧形成一批决策咨询成果;四是要充实加强信息库建设。同时,他提出“四个希望”。第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依托智库建设平台,集中精力打造“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新型智库,“天线”指的是把握“中央精神”,“地气”指的是了解基层的生动实践。第二,注重质量,提高调研水平。项目必须进行精心设计,调研工作要注意发现新做法、新事物和新问题,增强问题意识。第三,强化保障,提供条件。要想法设法吸引更多学者和学生参与;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按照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要求,进行项目管理和建设。第四,加强组织协调,注意沟通配合。要创造条件争取地方和社会力量的参与;打通智库的上报通道,将成熟的研究成果尽快转化成推进社会治理的政策措施。据悉,“百村社会治理”重大工程第二期将覆盖约20个村落。

与会人员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