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科研动态

我院萧放教授出席端午节庆仪式的保护与实践座谈会

发布时间:2018-06-25 来源:  查看次数: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和湖北省文化厅的工作安排,“端午节庆仪式的保护与实践座谈会”于6月16日上午在宜昌秭归召开。

  座谈会由秭归县人民政府、宜昌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发起,www.288563.com/社会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两个单位作为学术支持,邀请了全国非遗民俗、屈原文化、文化旅游三方面的专家15位,端午节项目保护单位即江苏省、湖南省、浙江省、湖北省黄石市的非遗专家代表9人,及宜昌、秭归本地专家、部分代表性传承人共40余人共同商讨端午节庆仪式的保护与实践。

  座谈会受到了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湖北省文化厅、和宜昌市、秭归县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国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管理处调研员张晓莉、传播处王辉,湖北省文化厅非遗处处长江清和,宜昌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李进新,秭归县委副书记徐本禹等领导出席了座谈会。

  此次座谈会旨在总结交流各地端午节庆仪式保护经验,进一步研究探索相关保护举措。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的民俗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萧放主持,主题为:“振兴民间节庆活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专家们6月15日参加了秭归端午文化节系列活动,参观了开幕式暨端午节祭祀、非遗传承体验活动、端午诗会、“中国端午习俗”展览、龙舟游江招魂仪式和比赛,还参观了秭归博物馆、秭归非遗馆,多方位了解了屈原故里的端午节庆习俗。

  经过15日的参观或体验,16座谈会上,专家们围绕“民俗传统节日如何振兴”、“传统民俗活动如何落实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针”、“在民俗活动传承进程中如何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三个议题展开。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刘湘辉说:“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习俗,从内容到形式各地都有着不同,建议秭归端午节庆仪式要胸怀全国、凝聚世界,通过开展国际层面的交流、研讨等活动将秭归建成世界端午文化中心”。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农业与乡村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义丰说:“传统节日是民众的精神文化载体,是丰富多样实践活动的载体,文化是富矿,旅游是聚宝盆,如何推动秭归端午文化与旅游的融合,首先要找准切入点,这个切入点就是打造家国文化”。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林继富说:“加强对端午节文化知识体系的系统梳理,提炼端午文化核心符号;要引导民众认识到端午节庆活动应该是一种仪式感的生活。”

  武汉大学教授桂胜说:“端午节庆仪式活动的传承应充分考虑秭归地域环境和文化地域特色,通过对三峡移民后的秭归端午节庆仪式活动调查,实现传统民俗文化空间的再造。”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罗微说:“在端午节庆仪式的保护和实践中,可以依靠政府,但是绝对不能依赖政府,要发挥民众在传统习俗中的主体作用。”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管理处调研员张晓莉发言,首先是肯定——“端午习俗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十年,取得很好的保护效果”,其次是感谢——“地方政府的主导、扶持,专家学者的助力、支持,社区民众的参与”,最后是希望——“共同努力挖掘传统节日生命力,为旅游注入更多文化内涵,让文化在旅游的兴盛中发扬光大。”

  20余位专家纷纷发言,意犹未尽。最后,主持人萧放作总结发言:“今天在座的专家们站在学术的高度为今后端午习俗的保护提出了宝贵的思路和方向,为地方政府、社区和民众如何主导和参与端午节庆仪式提供了专业的、务实的、发展性的指导。达到了今天座谈会的预期目标。今后我们一定要正视几个问题,一是如何把握形式与内涵关系问题;二是怎么认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三是正确处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只有这样,我们的端午节庆仪式的保护和实践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