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科研动态

我院举办“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城乡关系与农村治理”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7-11-09 来源:  查看次数:

  2017年11月4日-5日,我院成功举办“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城乡关系与农村治理”研讨会。“乡村振兴”是十九大报告最新提出的国家战略,“三农”问题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这是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实际行动,也是“农村社会学论坛”第八届新篇。

  会议围绕党的十九大报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聚焦什么是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的主体和逻辑、乡村振兴战略和社会主义新阶段的主要矛盾之间的关系、怎样在这个战略的视野中重新理解城乡关系和乡村治理等一系列问题展开研讨,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我院师生近百人参加。

  我院常务副院长朱红文教授首先代表魏礼群院长和中社院欢迎各位老师和同学的到来。介绍了我院、以及《社会治理》杂志等情况,希望专家们对北师大智库建设和社会学发展给予更多的支持与合作。

朱红文 常务副院长

  会议召集人、我院董磊明教授建议把乡村振兴依托的主体放在回乡谋出路的农民上,把乡村振兴产业的重点举措放在农村集约化经营上,把乡村振兴采取的多元手段放在资金支持、农业技术支持、组织化支持和基础设施支持上。

董磊明 教授

  

  第一场研讨

  由南京大学张玉林教授主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王晓毅研究员在发言中谈到小农户如何与现代农业经营有机的结合的问题,王研究员认为应该放弃是小农好还是规模化经营好的多年争论,更多的在实践层面上探讨小农发展的问题和困难、需要的制度和政策设计,从观念理论之争转向更多的可操作性。他在会议总结中提出,大部分人可能将乡村振兴战略理解为目标和美好图景,但更应该把它当作一个过程,在村振兴战略这个平台上踏踏实实研究具体实践。

  

王晓毅 研究员

  华中师范大学的吴理财教授在发言中首先抛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农村特别是农民在每一次国家实施的政策里面都是反复被操作和折腾的对象?随后他集中谈论了农村的公共性问题。他认为农村公共性削减非常严重,尤其体现在留守妇女、留守老人身上,送电影下乡等政策无法改变私密性文化生活的趋势。没有公共意识的基础,投入多少资源到农村都只会被揣进部分人的口袋,乡村建设或乡村振兴也无从谈起。

吴理财 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叶敬忠教授分享了他的工作论文:《巢状市场小农扶贫—兼对自由市场产业的反思》。叶教授指出产业扶贫中存在三种逻辑不连续:第一是政治逻辑和资本逻辑的结盟亲和性,第二是政治逻辑对农民生存逻辑的替代性,第三是资本逻辑对农民生存逻辑的反转,由此形成市场机制引入下贫富差距拉大、越扶越贫的产业扶贫市场悖论。叶教授强调扶贫不是发家致富,只是脱贫,因此应推广一种与自由市场不同的巢状市场,这种市场在农村生产者和城市消费者之间形成直接对接、高度信任、固定边界的有机联系。

叶敬忠 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的杨华副教授同意叶教授的观点,并指出农村更重要的是一个稳定器功能,而不是让每一个人于此发家致富,随后集中谈了湖北洪湖老年协会的经验。协会2003年成立至今有三个重要变化:第一是理事会领导层从文艺积极分子转变为没有负担的一波老人;第二是老年协会从外部资源输入型转变为内生型组织;第三是老年协会和村两委形成了一个非常紧密的关系。它不仅提供了自我娱乐的功能,还建立了一种引导舆论的政治正确性,给我们的启示是乡村振兴也好,农村建设也好,都应有底线思维。

杨华 副教授

  

  第二场研讨

  由北京大学的卢晖临教授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的刘金龙教授主要谈论了三方面的问题,第一农村社区方面,他担心未来将是“富人进村,穷人进城”的景象;第二农村治理方面,他提出社会治理、社区治理、政府管制和市场机制的平衡绕不开党建;第三自然资源方面,他认为农村发展社会学不仅要抓住农民群体,还要抓住自然资源这一特有变量。

刘金龙 教授

  华东理工大学的熊万胜教授集中谈论了基层政权组织的自主权问题。乡村振兴必然涉及主体性,而自主权是主体性的实现条件。区别于独立的自主,被领导的自主是值得被关注的。实现乡村自主应选择在共产党的组织传统中展开,其中又主要应围绕文化路线。与儒学振兴相比,怎么让党有文化才是真正的问题,并有非常大的空间。

熊万胜 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的贺雪峰教授论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二十字方针。“产业兴旺”应警惕能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只是少部分地区;“生态宜居”应注意这是需要投资巨大的事情;“乡风文明”则十分依靠公共性和对接;“治理有效”的实现不能再将城市体制套用到农村治理;“生活富裕”不是大量政策支持富人下乡,让他们在农村里面生活宜居,实现乡愁。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目标应是大田作物这一乡村类型而非占少部分的旅游型村庄。   

贺雪峰 教授

  西南政法大学的罗兴佐教授通过分析浙江宁海权力清单案例和贵州台江十户一体案例回答了如何达到治理有效的问题。罗教授认为实现治理有效的关键在于有效的制度,有效的来源则必须要对应到我们治理的困境和要解决的问题。这是政府与农村互动的过程,既不是哪一个人特别聪明,也不是哪一个人特别糊涂,是一个互动的、合理的结果。

罗兴佐 教授

  下午第一场研讨

  由中国农业大学叶敬忠教授主持

  南京大学的张玉林教授认为目前的城乡关系仍然表现为一种剥削性、压榨性的关系,代际剥削的概念比文化反哺的概念更有力度。农村作为蓄水池、稳定器的功能是客观的,底线意识也是重要的,但或许还要有一种天花板意识或上限意识,否则会引向过度的期望和狂妄。

张玉林 教授

  

  南开大学的宣朝庆教授从治理的视角下来看待社会建设的问题,认为政府主导模式和民间主导模式外还有专家辅导模式,其次还谈到农村的深层危机在于没有领导人,有能力的人都走了或不屑于当,没能力或流里流气的反而成了干部。站在历史的视野,应尽快超越纯输血式地资源注入农村,转向发展农村自己的领导力。

宣朝庆 教授

  

  浙江大学的任强副教授指出,农村治理结构发生了治理单元上移、治理资源和治理资源控制权被抽离的根本性变化,这一巨变下乡村越来越依靠上级政府的资源和技术治理的手段,并导致了附着其上的公共性问题。

任强 副教授

  中央财经大学的李远行教授首先用非常形象的语言对村庄进行了判断,就是村庄是吃不得猛药的老人,由此从城乡关系上寻找振兴的路径,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对农村的关系从“站住,我先走”到“站住,打劫”再到“站住,到你那里去”的演变,这种非典型发展来源于功能解构的非典型社会和以建设为职能的非典型国家。

李远行 教授

  

  最后一场研讨

  由华中科技大学的贺雪峰教授主持

  北京大学卢晖临教授从农民的视角理解乡村振兴。他认为,不仅农村之间存在差异,农民之间也高度分化,他们的行为方式以及农村对他们的意义都是差异巨大的。卢教授发现宁夏和安徽两个村庄中部分离开村庄的人对乡土仍保留复杂的联系,这可以部分理解为乡土韧性,但如果政策刻意切断城乡联系迟早也将压垮。

卢晖临 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的陆益龙教授谈了三个问题。第一,乡村能不能振兴?他认为如果政府行为和政策合理,完全有能力也完全有可能解决一些问题,至于折不腾折腾农民又是另外一回事;第二,什么是乡村振兴?陆教授认为不是富起来,也不仅仅是温饱状态,而是达到小康水平;第三,如何推进乡村振兴?卢教授概括为扶贫、乡土重建和创新。

陆益龙 教授

  浙江师范大学的鲁可荣教授从乡村教育和乡村文化的关系理解乡村振兴。他发现随着收入的提高,农民开始主动折腾,依托包括老农、新乡贤、文化农民自组织等不同的教育主体,乡村文化得以不断的传承。因此,与其让政府折腾,村民通过“文化自觉”自己折腾是否更可能实现乡村振兴?

鲁可荣 教授

  南京农业大学的姚兆余教授将乡村振兴聚焦在养老问题上,他通过问卷分析得出农民养老意愿与经济收入有正相关关系。基于这一逻辑,农村养老服务不应该是产业,而应该是一个养老事业。农村养老责任主体是国家和政府,而不是农民自己。国家的养老资源应向农村倾斜,发展养老事业。

姚兆余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