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互访交流

“中法文化遗产工作坊”第二次研讨活动顺利举办

发布时间:2017-03-13 来源:  查看次数:

  2017年3月3日,“中法文化遗产工作坊”第二次研讨活动在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顺利落下帷幕。这次活动仍由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专业与法国远东学院北京中心联合举办,由萧放教授主持,远东学院北京中心主任杜杰庸(Dutournier Guillaume)博士点评。活动延续了工作坊有关“文化遗产”一贯的主题,邀请了北京大学社会学院高丙中教授发表主题演讲。

../照片/IMG_5438.JPG

  高丙中教授围绕“公共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主题,在原有研究基础上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学理阐发。高丙中教授指出,从现代以前的日常生活,到非遗运动所开启的公共文化,文化的维度发生了根本的转换:“民间的”变成了公共的,私人的变为共享的。这种转化的内在机制潜藏于“文化”概念所暗含的差异性和代表性两个特质之中。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运动提供了一个时不我待的契机,借此机会,中国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逐渐得到疏导和理顺。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运动中也可以看出人类共同体发展的轨迹最终要走向共同认同、美美与共。

../照片/图片二.JPG

  杜杰庸博士对高丙中教关于“文化”概念的界定予以了积极回应,他引用吉登斯总结现代性的三个特征,重新回顾了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运动,认为中国的非遗运动在吉登斯现代性的框架下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解释。同时,他也针对20世纪初精英知识分子对民间文化的态度所起到的实际作用、社会命名过程中具体的障碍和限制、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约条款的张力等问题与在座各位专家学者展开学术互动。

图片六.JPG 

  萧放教授对此次工作坊进行了总结,指出高丙中教授的发言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运动提高到了国家认同、公共文化的层面,打开了文化遗产的未来指向,极大拓宽了研究者的思路。杜杰庸博士从社会管理的角度论证文化的现代性,也提出了一系列有深度的问题,都很值得进一步探讨。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朱霞教授从民间工艺的角度思考外来资本、国家意志等因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并针对学者应如何评价该类现象的问题提请与会者关注。此外,参会的北京师范大学、人民大学研究生从自己研究的个案出发,积极发言、参与讨论。

图片五.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