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党群读书会

第十五期:2015年11月25日,《贫困与饥荒》,阿玛蒂亚.森著

发布时间:2016-06-15 来源:  查看次数:

  主讲:谢琼 研究员  

  主持:尹栾玉 教授

  2015年秋季学期第二次(总第十五期)党群读书会于2015年12月1日举行。尹栾玉教授主持,谢琼副教授主讲,分享的著作是印度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的《贫困与饥荒》。

  首先,尹栾玉教授简要说明了选择该书的理由,解析了此书与资本主义反思思潮的兴起及经济学研究取向转变之间的内在关联,并着重说明了它对当下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的解决,尤其是扶贫攻坚政策制定所具有的重大理论意义。

  谢琼副教授全面介绍了阿玛蒂亚.森的个人成长经历及学术成就,并按章节顺序,分理论综述与概念剖析、理论应用与实证分析、方法反思与理论总结三大板块对该书的基本内容作了详实、准确而生动的讲解,特别强调了作者将经济学家的良知与道义担当同实证数据的确证有机结合,从而将看似纯粹的经济问题回置到社会与政治框架中,即基于基本生存权利的诉求与获取来审视物质资源配置(包括粮食配给)中的公平、正义问题的重大理论贡献。随后,点评嘉宾游祥斌副教授专门引介了中外学者对中国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的大饥荒问题的深入研究;刘冰副教授则从灾害社会学的理论视角论证了不平等阶层格局下社会下层因可行性能力缺失所导致的脆弱性、权利危机及社会关系危机与大饥荒等极端事件产生的内在影响。

  自由讨论环节中,萧放教授说,《贫困与饥荒》告诉我们应时时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做好灾害应对预案,以防悲剧发生。谭江华老师提出了谁有权制定穷人识别指标及以何标准矫正现有社会资源配置方案这一问题,同时还进一步表达了如果用革命暴力摧毁旧的配置系统,而不加约制的暴力可能转而侵害基本人权,使得新的更为公平的社会资源配置模式难以产生的隐忧;朱霞老师基于民俗学的学术关怀,对族田、庙产等的社会救灾济荒功能随着传统社会解体而消失,从而使得普通农民的最后一道生存安全网被拆除,竟至于陷入饥荒却孤立无助的处境表达了深切的同情与惋惜。鞠熙老师提出的指数贡献问题引起了大家关注和思考。

  读书心得分享中,与会人员从各自的学科视野出发,各抒己见,相互启迪,让我们把握了全球思潮与发展趋势,领略了阿玛蒂亚.森经济学的逻辑之美、创造之美与范式之美,还增进了学科交融,也拉近了情感距离。